背景介绍:近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瑞意高等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曾毅应邀参加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CEFS前沿系列报告》讲座并作学术报告。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如希望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请联系xunwang@nsd.pku.edu.cn,并经作者本人审阅。
家庭户小型化和结构的变化对能源消费及人口老化问题影响显著。目前家庭能源消费占全球能源消费比重已达到35%。能源(水、电、做饭取暖燃料)、住房、家用车、理财。如忽略家庭户变动趋势研究,而按传统的依据人口数量增长进行分析预测,势必严重低估未来的能源需求,从而影响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多项研究表明,缺乏家庭成员照料的老人健康状况恶化的可能性增大。当家庭照料下降时,养老托老公寓机构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需求则大大上升。
一、家庭户小型化将降低家用能源利用率增加人均能源消费量
鉴于传统家庭户预测法(户主率法)的局限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曾毅教授与合作者创立了可信度更高的“ProFamy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新方法”,并以河北为例,运用该方法分析了家庭户小型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主要结论是:
第一,如不考虑家庭户持续增长和结构变化趋势,按传统方法依据人口和人均消费数据进行能源、住房、汽车等以家庭户为单元的消费研究和预测,所得出的结论和政策规划将会出现较大偏误。
第二,按人口数变化预测忽略了家庭小型化导致家庭户数及能源消费大增,从而错误预测家用能源消费在2030年以后随人口减少而减少。如果以人口数和当前人均能源消费预测,将导致2020-2050年家用电、水和燃料能源消费需求被显著低估,2030年低估11.7%-25.6%,2050年低估19.4%-36.6%。
第三,家庭户小型化将大幅降低家用能源利用率,增加人均能源消费量。如按目前的家庭规模结构变动趋势预测,河北省2050年1-2人户所消费的电、水和燃料将比2010年增长150%-300%,3-4人户的能源消费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多于5人户的能源消费下降40%-50%。而1-2人户的取暖降温和照明能源消费量可能与3-5人户大体相当。因此,家庭户小型化导致河北省2050年人均能源消费比2010年大幅上升24.1%-57.9%。其中,2030-2050年比2010年相比,家用水总消费量增长比例最高,约44%-55%;家用电总消费量增长比例居中,约28%-32%;家用燃料总消费量增长比例最低,约20%-23%。
二、家庭户小型化将因缺乏家庭成员照料影响老人健康状况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大样本数据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曾毅教授牵头于1998年启动,已经进行七次入户、访问近10万人次。利用该数据的有关研究表明:
第一,与空巢老人相比,和子女同住或近邻居住的老人认知功能显著改善40%,自评健康良好可能性明显升高32.4%,生活满意的可能性大幅提高54.8%。主要原因在于,在多代同堂家庭中,子女与老人互动交流,为老人提供更多新鲜讯息,有效延缓老人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功能性衰退,并避免老人因孤独空虚引发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显著改善心理和生理健康。
第二,与父母一起或近邻居住的女性,就业可能性、工作时间及自评健康率均较高。相对于与父母分隔且居住较远的女性,与父母一起居住或近邻居住的女性家务时间每周明显减少近10个小时,就业可能性增加23.1%,女性就业者每周工作时间增长9.4小时,男性就业者每周工作时间增加6.2小时;与父母同住(或近邻)女性自评健康良好可能性上升19.8%。
第三,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的残障老人的居家人均照料现金支出比与子女一起居住的残障老人显著高出67.8%。
第四,养育女儿在老年得到的回报比养育儿子要高得多。成年女儿与儿子相比,孝敬父母的比例高18%、与老年父母情感关系好的比例高44%。儿女双全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父母对于女儿女婿照料的满意度要比儿子儿媳高67%;平时与女儿女婿交谈最多的老人三年后认知功能显著下降风险比平时与儿子儿媳交谈最多的老人低16%,死亡率低7%。养育女儿回报率更高这一现象,农村比城镇更明显,高龄老人群比低龄老人群更明显。
三、关于重视家庭户小型化问题的几点建议
第一,建议各级政府和学界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家庭人口变动趋势分析和预测及其对能源消费和需求影响的研究。然而,相比丰富的人口数据,家庭户数据较为缺乏导致家庭户能源消费需求分析预测困难重重。建议尽快将家庭户能源消费等微观数据在删除个人信息后向社会发布,以供深入研究。
第二,在大力发展社会养老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家庭选择成年子女与老人同住或近邻居住模式,支持农村留守老人孩子来城镇团聚。可借鉴新加坡对三代同堂或近邻居住家庭给予经济补助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家庭养老优良传统。这样既显著降低人均能源消耗,又有利于促成老人晚年生活幸福和儿孙晚辈受益的“双赢”。
第三,加强科学宣传,提高对养育女儿在老年的所得回报的客观认识。尽快消除重男轻女传统观念,扭转出生性别比升高危险趋势。鼓励即使儿女双全的老人也可以自愿选择与女儿女婿一起或紧邻居住,逐步改变“外嫁女儿”和歧视“倒插门女婿”的传统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