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莫里斯 (James A. Mirrlees)
汪丁丁
    北京大学瑞意高等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汪丁丁教授于1990年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香港大学经济学系。同时兼任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新世纪》周刊学术顾问。最近十年的研究及授课领域:行为经济学(仿真、脑科学、社会网络)、新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政治哲学、制度经济学)、经济学思想史(经济学方法与思想史方法之间的冲突与互补关系);跨学科课程研究与教学方法、脑科学与儿童早期教育、网络空间经济学(与互联网实验室合作)。
2015年:《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行为经济学要义》。
2014年:《我的教育生涯》(八年跨学科教育实验概述)。
2013年:《新政治经济学讲义》。
2012年:《青年对话录》(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第1至8。
2011年:《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
2010年:《中国改革》第4期“推进改革的整体议程”——高尚全、吴敬琏、汪丁丁三人谈。
2009年:《汪丁丁跨学科教育文集》。
2008年:《经济学思想史讲义》。
2007年:《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
2006年:“生产函数的知识理论”,《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2005年:《制度分析基础讲义》;“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社会科学战线》第7期;“中国社会的医疗服务向何处去”《社会科学战线》第9期。
2004 年:“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第三种文化的视角”《社会学研究》第4期;“中国新政治经济学的可能依据——行为和意义的综合视角”《社会科学战线》第3 期;“关于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对话”《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跨学科研究的范式”《社会科学战线》第6期;“数学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 第9期。
2003年:“行为、意义与经济学”《经济研究》第9期;“社会交往中的效率与道德——合作与信誉在人类起源中的意义”《学术月刊》第9期;“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与意义”《学术月刊》第10期;“理性与道德”《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
2002年:“知识表达、知识互补性、知识产权均衡”《经济研究》第10期;《制度分析基础》(两卷本)。
2001年:“互补性、概念格、塔尔斯基不动点定理”《经济研究》第11期;“探索面向21世纪的教育哲学与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研究》第1期;“语言的经济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知识动力学与文化传统变革的三类契机”《战略与管理》第1期。
2000年:“注意力的经济学描述”《经济研究》第10期;“关于腐败的经济学分析”《战略与管理》第6期;“知识经济的制度背景——知识经济批判”《战略与管理》第2期;《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1999年:“启蒙死了,启蒙万岁!——评汪晖关于中国问题的叙说”《战略与管理》第1期。
1998年:“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社会学研究》第2期;“吴敬琏与汪丁丁关于中国改革前途的对话”《财经》第11期。